第56章

傲世中文网 www.23zw.so,最快更新[红楼]重生贾母荣华录 !

    忠顺王世子在带兵布阵上并没什么过人的天赋,而且也没有贾赦那种武勇豪放之气。他在前线,也多是跟随主将行动,从不出头——比起当将军,他更适合做军师。

    而且他用计换回了二皇子,再加上身在大军之中,功劳也少不了他那一份。不过既然不能上阵杀敌,圣上便让他在换防时带着麾下兵将一起回京。

    忠顺王世子早已不是那个高傲又有几分不分轻重的少年了,他知道自己硬留在前线不是不行,但那些凭着真刀真枪杀出来的资历和官位的将军们必会不快,毕竟自己身为王世子,大家不看僧面看佛面,也得在功劳簿上给他记上一笔,且无论他是否真的出力。

    何苦在那儿占着位子得罪人呢?因此,忠顺王世子收到圣上的谕令,痛痛快快地收拾好东西,向同僚交接完毕并向主将打了招呼后便带人回京去了。

    忠义王去了,他的儿子威望和才能皆不足以号令千军,再加上北狄人趁火打劫,狮子大开口加了许多的盐铁交易份额,而北狄的战马价格却翻了一倍,而关外还有圣上的大军包围,内忧外患之下,忠义王的儿子们果然扛不住压力而起了内讧。

    从二皇子那儿出来回到东宫书房,太子便收到了这份来自西北的军报。意料之中之事,他知道了也不见得多么兴奋。

    尤其是这会儿,太子真是满腹心事:往事不堪回首,他当年怎么就从来没把枕边风当回事呢。

    却说,三皇子与四皇子同年出生,同年大婚,如今过去两年,两位王妃也同样肚皮没什么动静,两位皇子的生母可不就得用心给张罗下侧室?

    顺便一提,圣上从来不插手儿子的后院,除非闹出什么“妻妾争宠嫡庶不分家宅不宁”之类有损皇家脸面的笑话。

    其实两位宫妃还有几分自知自明,也没那么贪心:林黛玉身为荣国公的嫡亲外孙女,翰林学士的嫡长女,能让她做妾,且荣府和林家这两家人还不敢心怀不满的……也只有圣上一人。

    这二位皇子生母,尤其是四皇子生母只是想趁着圣上到来求个恩典,一来给儿子指个拿得出手的姑娘,别让儿子收用宫女来凑合;二来,她数位娘家侄子也有比较出挑且尚未婚配的,娶了黛玉,不止娘家得了实惠,还给儿子添了份大助力不是?

    可惜这两位宫妃大大方方地为儿子挑选侧室,也在太后那儿说话时特地问了几句林学士的姑娘——把这两件事牵扯到一块儿,暗中提醒圣上的正是新晋贵妃,二皇子的亲娘。

    两位宫妃消停了下来,太子在与二弟闲谈之间,也终于意识到母后在世时究竟帮他挡了多少暗箭明枪……而他二弟感慨一番之后,还自嘲道:“我就够傻了,而三弟四弟更不聪明,且看五弟她们母子趁机崛起吧。”

    这也就是二皇子自知大位无望,相处之中又发觉亲大哥竟是个实诚人,至少他不会恩将仇报,这才肯知无不言。

    太子越听越不是滋味儿,待他与二弟分别,跑回东宫便静坐了足有半个下午,这才请来太子妃,转弯抹角地询问:可知道圣上平素“行踪”?

    太子妃嫣然一笑,附在丈夫耳边念叨了几句:圣上最常歇在贵妃宫中,其余几位妃嫔见到圣上的次数差不太多,但圣上从五皇子之母宫中出来往往心情最好……

    太子此时的神情已经不怎么“美妙”了,可太子妃该说的话还是得说:纵然他们夫妻一心,圣上看重,又有两个嫡子,仍旧不可小看天下英雄。再说弟弟们逐渐长大了,圣上作为父亲,定要给儿子们各自留下些家产,好让他们“养家糊口”不是?

    太子妃已经问过前来参见太后的密友,而答案不出她所料:前世登上那位子的人正是五皇子。

    而史令仪亦对这位五皇子评价极高,还不忘提醒她小心忠顺王世子,前世此君在五皇子登基后势力权力并不亚于当朝宰辅了。

    太子恰让太子妃说中了心事,沉默良久之后才惆怅道:“以后的日子……不容易啊。”

    眼见着西北平定,收拢兵将再将他们打散重新编制迫在眉睫,涉及兵权父皇只会交给自己的亲信,而抚民和重建,就会派个皇子前去总领并处置。

    西南可还有两位藩王,这里又有多少机会和余地给弟弟们,乃至宗室们施展啊。

    说实话,此时太子并不担心哪个弟弟能威胁到自己的地位。可是他们却能在父皇的刻意扶助之下,增长见识和才干,还能安心发展势力培植人手。照此以往,有朝一日当他登上那个位子,弟弟们兴许能与如今西南两位藩王比肩,而他也会和他的父皇一样,不得不硬着头皮收拾先帝留下的烂摊子。

    太子越想越觉得胸膛憋闷,可即使是面对他最为信赖又爱重的妻子,他也只能将心事说一半藏一半。

    偏偏太子妃两世为人,如何猜不到丈夫真正的心思?她听得几乎要落下泪来:殿下,您知道防备弟弟们,控制他们的势力,还懂得适时给弟弟们上个眼药……

    吾家有夫初长成!

    预料到以后恐怕不会太顺遂,太子苦闷了一阵子,而太子妃却暗暗欣喜。不过太子也没用媳妇怎么劝解,自己也转过弯儿来了:他爹当太子的时候,碰上他……咳咳,比较多疑的皇祖父,日子比他可艰难多了!

    于是开了窍的太子决心好好孝顺他父皇。

    而太子妃在东宫闲来无事时,倒也叫上太子的姬妾们一起说话——该立威时不能手软,该施恩时也别吝啬。不求她们真能帮上太子什么,只要不拖后腿,不背主卖主,太子妃也就心满意足了。

    话说回来,太子的这群侍妾之中,自然是元春最有见识,尤其是她在暂理东宫内务时也没借机中饱私囊安插人手,太子妃因此对越发高看她一眼,闲聊时也越发和颜悦色。

    两人说话间便聊到了宝钗。

    话说,女史不必像宫女一般只能等到年纪满了才可出宫。而女史若无贵人选中,待上几年也可自请出宫自行聘嫁。因为曾在宫中历练,多数女史都不愁嫁,当然过于眼高手低的肯定除外。

    宝钗因为婚事已定,整个人也轻松下来。不再琢磨着“奋力攀高枝儿”的她眉目间透着股处处不争先的味道,倒是让她表姐元春也高看了她一眼。

    须知宝钗当初为得贵人青眼,言谈行事之中挥之不去的迫切与刻意的奉承,让太子与太子妃都颇为不喜。

    太子妃和元春都觉得西宁王庶出次子也是难得良配了。说完宝钗,元春又将最近听来的新鲜事儿娓娓道来,比如五皇子与翰林学士林大人的长女年纪相仿……

    “林大人长女”说的就是黛玉。

    元春只是随口一说,而此时五皇子又是紧跟太子哥哥的步调,她可没觉得有什么不对劲儿。

    太子妃闻言却不免神色一滞,旋即端茶轻啜一口,轻描淡写道:“皇子们的婚事,只能太后和圣上做主。”

    元春闻言,立即起身恭敬领训。

    不过元春还真的提醒了她,三皇子与四皇子的母亲在给儿子打听侧室时,提起的几位姑娘尤以林大人长女出身最好,分量最重,而圣上听了贵妃所言便认为因为两位宫妃居心不良,若是在气怒之下,大笔一挥就将这姑娘指给五皇子……

    太子妃总算是明白,圣上听到四皇子之母念叨起林大人长女时为何出声呵斥,原来不只贵妃一人吹了点枕边风!

    五皇子母子平素一向收敛谨慎,从不显山露水,可这一出手……当真不可小视!

    而黛玉正在外公家,她哪里知道自己为宫中这么多位贵人同时惦念。

    不过黛玉这会儿正拉着湘云,指着桌上各色络子,柔声追问,“怎么回事?”

    湘云父亲去得早,叔叔家的妹妹又和她年纪差了太多,因此史令仪时常接这个丫头过来,跟表哥表姐们一同读书做伴。而史令仪也特地嘱咐过孙女外孙女们:湘云年纪最小,你们照顾好她,可别让人怠慢了。

    湘云因为夜里赶工,如今眼里还有血丝,“袭人姐姐打发人送来的,说是给宝哥哥的。”

    黛玉一听,眉头就皱了起来,口中却道:“这也罢了,以后不必这么辛苦。宝哥哥可得好好谢你。”

    湘云笑眯眯道:“宝哥哥再出门,得给我带些新书,上回的竹子笔筒和绿泥香炉我可喜欢得紧。”

    黛玉道:“等他来了,你亲口跟他说。”

    黛玉跟宝玉最是熟稔,知道宝玉若有事相求,定会当面请托。此事定是宝玉房里的大丫头袭人,仗着自己伺候过湘云,才假借宝玉之名这样生事!

    外公家里一向不养闲人,这会儿二舅母和小舅母都在养胎,少不得人近前伺候;而两位表姐妹贾瑗与贾瑛又在准备嫁妆,也是用人之际,阵线上怕是有些忙不过来……可你袭人一个大丫头,如何能指使正经官家小姐帮你做活儿?

    话说荣府如今的仆从多是贾代善与贾赦亲兵们的妻女儿孙,知根知底又值得信赖,只有很少的几户人手是水凝从外面买来。

    这个袭人便不是家生子。

    不过黛玉此刻也有些两难:是偷偷跟宝玉说,让他自己处置,还是直接跟外祖母告状去呢?而二舅母这一胎似乎不太安稳,湘云又是外祖母的娘家人……外祖母知道,二舅母和宝哥哥怕是难辞其咎了。

    湘云再憨直却也不是真没眼色,她看出黛玉似有心事,便问,“你又怎么啦?”

    黛玉有心提点湘云几句,想起这个妹妹才刚十二,言辞可得好生斟酌,结果她都没来及开口,大丫头过来禀报:宁府珍二奶奶小月了。

    作者有话要说:争取月底或者下月初完结。

    ---------------------------

    其实太子在证道“蔫坏”的时候,回想起自己曾经的傻白甜给他人添了多少乐趣,不由眼前一黑……可转念一想,今后终于可以专心看别人的笑料了,心里就又平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