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世中文网 www.23zw.so,最快更新黑田家的战国 !
黑田职高看到马场有那么多的马匹之后,就打起了组建骑兵的念头。在冷兵器时代,甚至是在热兵器出现的初期,骑兵都是战场上可以决定一场胜负的力量。尤其是在这战国乱世之中,至少在战国的前期,铁炮还并没有普及,如果黑田家能够组建出一支一千人的,配备有女真马的骑兵,那几乎就是整个倭国所有大名的噩梦了。
如果是后期,像织田家长筱合战的时候,配备那么多的铁炮。虽说以黑田军的远程实力,即使是正面对抗,也不会有任何的吃亏,但是让骑兵上去,估计即使有千名骑兵,也吃不到什么好。
不过黑田职高想要组建骑兵番队的这个设想,被三位明国养马师无情的拒绝了。原因是即使只抽调一百匹马,也会影响之后的马匹生产。等数量上千之后,马场将会一分为三,到时候马匹不停的休养生息,再经过一两年的时间,才是开始组建骑兵的时候。
在简单的盘算了一会之后,黑田职高觉得最少也还要两年的时间,才能够开始组建黑田家自己的骑兵部队。黑田职高已经来到这个世界十多年了,这两三年对于他来说,还是等得起的。
虽说不能够组建骑兵,但是给个别的武士配备马匹还是做得到。
比如小寺氏职和妙春新婚的时候,黑田职高就特意送给了小寺氏职一匹叫做黄沙的骏马。东畑贞隆(猪子兵介)元服返回家中,继任家督的时候,送给了他一匹叫做黑龙的战马。除此之外,黑田家的方面大将,数名高级武士都得到了战马,其他人就只能够继续等待了。
黑田家的明国人还在增加,人数已经达到了近十万人。黑田家之前给与明国人的土地,一共也就只有八千石,而且这其中还包括黎明信缘、徐惟学、李三宝他们的封地。可以说黑田职隆在这一点上,给了黑田职高一些面子,但是却显得非常小气。毕竟是异邦之人,黑田职隆多少还是有些不放心的。
虽然黑田家并没有给明国人增加土地,但是明国人向来都是勤劳勇敢,而且聪明肯干的一个优秀的民族。他们既然不能够通过土地,至少之后去的大部分人不能够通过土地获得自己的吃食,那么他们就只能够通过其他的各种办法,在现有的土地之外养活自己。
比如新来到播磨国的,有一部分的明国人,他们离开了土地,进入了黑田家的工坊区,从事技术工作。还有部分的明国百姓,进入了黑田家在播磨国的各个城下町,甚至是备中国的城下町,做着各种手工业的事情,靠着做农具、打铁、做明国食物,来混口饭吃。
因为明国人勤劳能干,而且做出来的东西,确实是比之前黑田家的本地领民生产的,质量更好、样式更新、更加的实用,所以在黑田家领内的城下町,很快就获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成为了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
因为明国人的涌入,确实会断了原来城下町一些人的财路,但是要知道,黑田家对于商业的保护是很严格的。所以暂时还真的没有出现,什么伊比利亚人烧温州人鞋城这样过激的事情来。
不过明国人的涌入,也不是完全没有好处的,至少在一定程度上,促使黑田家的原有从事手工业的领民,需要不断的提高自己产品的质量,或者是想办法作出新的产品。只有这样,才能够在市场被分割的情况下,保证自己原有的收入。单纯这样看来,明国人的存在,也还真的是一件好事。
正是因为这样,黑田家的领内悄悄的出现了,重视手工业新发明的苗头。对于这一点,即使是黑田职高自己都不知道。不过这个现象最后会引起什么,谁也不知道。
黑田家领内明国人的数量在增加,同时领内的倭国百姓的数量,也在不断地增长。
黑田家这两年在领内,慢慢的开始宣传推广,由黑田职高和延历寺全宗共同撰写的(实在是无耻),简单的卫生和健康手册。因为五公五民的原因,黑田家的领民基本上生活都开始好了起来,所以领民们在各地奉行官的讲解之下,也开始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了,自然对这些小知识比较感兴趣。
这样的结果是,黑田家领内的自然出生率开始慢慢的上升,加上粮食产量的保证,黑田家领民数量已经达到了近百万,而且这个数字即使不加上流民,也在以每年两三万的数量在增加。在战国乱世之中,黑田家的领内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能够达到百分之二,这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数字了。
至于流民,因为最近近畿和西国都相对比较和平,所以倒是没有多少前来黑田家,不过各方势力派来的奸细,倒是被黑田家抓住杀了不少。
如果非要说黑田家领内,大规模的人口移动的话,估计就只能说那些被黑田家俘虏来的战俘了。
他们在黑田家的历次战斗中,被俘虏了过来,而且被投了到了各项繁重的劳动中去,为黑田家的各项基础事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功劳。如果能够通过两年的劳动活下来的,黑田家都按照许诺给了他们百姓的身份,当然也有进入黑田家军队,继续从军的。
他们成为百姓之后,就由黑田家为他们联系在原生活地的家人,只要愿意过来,都会被接到黑田家,一起生活,这样被接到黑田家的百姓,倒是陆陆续续的有上万人之多。毕竟黑田家的五公五民的税收政策,相比别家大名确实好了不少,所以这些人也愿意到黑田家生活。
在俘虏们的努力劳动下,黑田家领内的道路体系算是初步建立起来了。不敢说每一个村子都有联通的道路,但是至少每国的重要城市之间,都已经被宽阔的道路连贯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