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世中文网 > 三国之望子成龙 > 第二章 七年生息七年变化(中)

第二章 七年生息七年变化(中)

傲世中文网 www.23zw.so,最快更新三国之望子成龙 !

    不得不说,张珑的收获非常巨大。  连续三年往返两次罗马,第一次前去不仅完成了一条海上商道,还带回了大量罗马奴隶工匠和书籍善本;而张珑第二次前去,不仅让大汉的香水、丝绸、茶叶、陶瓷、玻璃镜等奢侈品大卖,更是交好了罗马皇帝,租借了一块港口,并享有治外法权。

    海南的铁矿在武昌三年就开始挖掘,大量优质的铁矿随着船队一次又一次运回青州。而新型的炼钢工艺、锻造工艺的开,合金的探索,直接导致各种品质的钢材被提前创造出来,应用于各种领域。

    倭国已经被完全征服,虽然还允许他们保留基本的信仰,但汉化已经开始。话说周瑜也蛮嗜杀的,在攻打倭岛的时候,就因为倭人太强悍,结果几乎杀得倭人的男人几乎死绝,剩下的也成为奴隶送回本土修路铺桥开矿,只怕过几年世界上就没有倭人这个品种了。

    当然如此可怕的成绩,也是归功于破海军的强大。虽然火器还没有被研究出来,但飞剪船已经在武昌五年被开出来,软帆的使用更是使得海船在海中行驶如飞,大大减少了航行时间。

    弩炮与石油武器的使用,直接铸就了破海军战舰的无敌威名。破海军一次次的战斗,使得这支部队不仅已经扩张到了六万人,而且每一个都是身经百战,在白刃战与登6战中屡建奇功。

    (至于张珑和周瑜在外国的那些事儿,因为和本书中心没有太大的关联,所以只是简单带过。)

    张珑回来了,这个消息几乎是在第二天就传遍了整个陈留。

    而张铭则在议事厅议事的时候,直接宣布了对张珑的任免,即任命张珑为兵部侍郎,同时身兼华夏大学名誉教授。

    张珑接到任命之后,也是奇怪怎么和之前说好的不太一样?不过既然张铭如此看中自己,张珑哪里还敢推辞?于是,欣然拜,接受了张铭的任免。

    这番举动,让不少蠢蠢欲动的臣子们心中复杂了许多。因为他们都看出了,张铭没有更换继承人的意思,张珑依然是合法而且最被看好的继承人。

    消息传到了各个张家子嗣的耳中,大家也不过是一笑了之,没有太大的反应。其实他们也明白,老爹此人做事总是不着边际,而且老大哥张珑又不是残废得没法动弹,区区脸蛋问题,还不至于让张铭改变主意。

    于是该干嘛干嘛,当然在外地的几个兄弟,将恭贺张珑返回大汉的礼品派人送过去就是了。

    要说唯一不爽的,大概也就是深居张府的张宁了。辛辛苦苦将张丕拉扯大,教会了他不少关于政治争权的知识,如今看来虽说不是没用,但基本上和鸡肋没什么区别了。

    毕竟若张珑即位,如果按照大汉的条例,当然也会看情况分封一些兄弟,只是一举一动都会受到当地官吏的监视,而且只怕私兵都不能有多少;而日过张珑出去几年心态有了问题,因为毁容而变得残暴了的话,只怕即位后甚至直接杀光所有兄弟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这样的情况下,政治争权知识还有什么用武之地?

    张宁当然还不打算放弃那么早,毕竟张铭的年纪放在那里,还有足够的时间可以慢慢准备。背负太多东西的张宁,不会放弃心中那个在外人看来完全就是痴心妄想的计划的。哪怕,在另外一个时空,她的计划成功了。

    安排好了张珑的事情,张铭也暂时不管那么多了,儿子的事情有些父母可以操心,有些还得让他们慢慢去体会,慢慢去学习。

    于是,接下的时间里,张珑又开始和朝臣们商量起政治制度改革的问题。

    随着这几年推行的‘士人领头,百行并进’的方针,确保了士人的优越地位没有改变的前提下,将各行各业的的排行全部取消,商人不再是最低贱的职业,相反缴税到了一定高度,还能获得一些名誉的爵位。

    一开始当然有不少人反对,可几年来大家经商赚得越来越多,甚至不少小地主都开始贩卖田地,然后依靠官府给出的转行证明,获得了五年免税等优惠政策,开设了工厂,买下了店铺经营了起来。

    而这些年经过张铭的不断努力,某岛省的赎买政策开始推行。简单来说就是居民和官府合股买下一块田地,居民每年的收入根据股份将对应的产出交给政府。到这里也有一个硬性规定,一切收上来的股金,都只能用于提高农村基础建设等公共开销之中,同时将一切开支公布出来,接受农民的监督。

    这样不能说百分百杜绝基层**行为,只是多少也算是有效遏制了**的产生。尤其经过各种夜校和义务学校的多年教育,如今张铭麾下的农民大多识字,看得懂一些基本的文书布告。虽然对自己的权利如何使用还不太明白,但他们只知道谁动了他们的钱,他们就能和谁拼命。

    社会结构生了很大的变化,于是三省六部制度显然也慢慢跟不上节奏。于是通过张铭的建议,再经过一干臣子的讨论与思考。最终,在武昌二年刑部先被拆分,直接分成了法院、检察院与警察局三个部门。

    三个部门职能几乎和未来的没什么区别,要说唯一的区别,就是检察院的职员,全部都是民选。有没有意义不知道,反正选出来的检察院工作人员,代表着人民对政府的监督就没问题了!

    反正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检察院要起诉某个官员的时候,必须要有足够的证据,然后才能提出起诉。抓捕工作将交给警察局负责,抓捕完毕之后送交法院,由检察院与被告对簿公堂,证据确凿,那么这个犯人就乖乖接受刑罚,就是那么简单。

    要说这里面没有猫腻那也是废话,但至少能够做到遏制**,那么对于华夏而言,已经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了。

    随后在武昌三年改组户部,将户部拆分为财政部、商业部、农业部、工业部、华夏银行五个部门。基本的职能没多少变化,所以就不多说了。

    武昌四年礼部改组,拆分成为了外交部、科学部、***、教育部、卫生部五个部门。基本职能没多少变化,所以也不多说了。

    武昌五年工部改组,拆分成为规划部、建设部、水利部、铁路部(未来会有,如今蒸汽机刚刚投入使用,所以还不会有这个部门)四个部门,除了铁路部暂时没有设立,其余三个部门的职能和未来差不多,所以就不多说了。

    武昌五年低改组吏部,将吏部改为人事部、人力资源部两个部门。人事部足管官吏的任免、考核;人力资源部则涉及剩余劳动力的安置工作、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工人权益保证等,实际上也兼职了一点劳动部和工会的工作。

    如今需要探讨的,是兵部的改制问题。

    经过那么多年的军官培训,大部分士卒已经识字,而且军官培训也到了伍长一级。也就是说,单独某一个将领完全驾驭整个部队的情况,在张铭治下已经基本杜绝。

    张铭就算一直不管事,但兵马大元帅一职,以及中央军校校长这两个职位可一直没有放下来过。他比谁都明白,一个君主手中没有兵权,那么就算他是千古帝君,也避免不了麾下造反的下场。

    说穿了,还是因为华夏的皇帝不值钱的关系。‘能者居之’这四个字,不知道让华夏大地面临了多少没有意义的内战。

    经过各部的商量,先确立的是将兵部改组为国防部、6军部和海军部三个部门,统称军部,设一个主席和两个副主席。主席当然是张铭负责担任,这个谁也别指望,而副主席经过一番妥协之后,分别由黄忠和曹仁两人担任。

    黄忠当然是代表张铭嫡系一派的老臣子,而曹仁的上位不仅仅是张铭对世家的妥协,同时也是对以前张铭对曹家承诺的一个履行。

    当军部的各种规章制度在漫长的口水仗中定出来之后,张铭最后加了一句:“既然维护治下安宁的机构已经完善,各位家族的私兵,是不是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这一句让所有世家子弟心中‘咯噔’了那么一下。

    的确,按说法制健全的如今,各家族的私兵的确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可谁知道张铭势力能不能千秋万载呢?万一不能,回到了封建制,家族手头没有点兵,万一别人来侵犯怎么办?

    出于各种考虑,世家子弟都认为私兵不能取消。而张铭也给了最大限度的让步:允许世家雇佣一定数量的保镖和保安,但任何杀伤性武器,如同弓箭、弩矢、石油武器之类杀伤性的武器必须回收;同时,这些保镖和保安的任何违法行为,雇主都必须根据其所犯的罪行,负担四分之一,二分之一或全部责任。

    别拿控制不了手下来说事,签订合同(卖身契)之前,合同(卖身契)里面就应该注明这点。到时候如果雇主因为家奴违法受到牵连了,雇主可以拿着合同到法院对涉案人员进行起诉。法院会委托警察局调查,并根据查明的事实,进行公正判决。

    最后世家弟子们还是妥协了,裁减了一批私兵。而这些白裁减了的私兵的工作也不需要担心,人力资源部会帮助他们。而且如今需要劳动力的地方多了去了,不愁找不到工作。

    而世家真正妥协的地方,只因为朝堂之上,寒门的人数正在慢慢增多。地方官吏之中,寒门子弟的比例也在逐年增加。七年的时间里,已经进行了两次科举,大量寒士被录取,被吏部安排到了每一个郡县之中。

    世家对文化的垄断已经被打破,至于土地的垄断也因为工商业的兴起慢慢变得难以控制,佃户更愿意去工厂工作,所以为了挽留住佃户,地主们不得不减少地租。

    加上国家针对拥有大量土地世家的抽重税政策,也难怪一批又一批地主纷纷卖掉土地,进城做生意去了。

    政治制度的不断完善,不仅代表着行政的快捷,同时也预示着社会正在不断的进步。只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权力的理解和利用不断深化的未来,张家的统治地位也会慢慢陷入危机之中。

    华夏皇帝不值钱,君主立宪能不能实施还是个迷。外国证明可以实施的东西,因为华夏国情的问题,往往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个张铭还需要慢慢思考。

    毕竟他可不是那些一统华夏,就不管死后洪水猛兽的牛人,拥有众多子嗣,俨然已经成为一个张氏家族的张铭,必须为子孙后代千秋万载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