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世中文网 > 秦岭秘事 > 第四十二章 被逼的起义

第四十二章 被逼的起义

傲世中文网 www.23zw.so,最快更新秦岭秘事 !

    河南江北行省罗山人李思齐率众起义了,但他不是和红巾军一起对付元朝军队,而是专打农民起义军、红巾军。天下为之震动。

    李思齐,字世贤,出生于公元1323年的秋天,汉族人,家里世代是书香门第,是普通的百姓家庭。他自幼饱读诗书,练习家传武学,是个文武双全的奇才,为乡人所尊重。二十几岁时,正逢元惠宗任命脱脱为右丞相实行新政,他被当地名望人士推荐为罗山典吏。年纪轻轻就在县衙任职,担任县衙文书、档案、表册等收取、发送、启缄、保管等重要工作,李思齐有了帮助周围汉人百姓的机会。他谦虚好学,疏财仗义,喜欢抱打不平,帮助了许多贫困百姓。一时间,李思齐在罗山名望日甚,很受乡人称道。

    在大元帝国森严的阶级统治中,汉人和南人属于第三和第四阶层人,处于最底层。李思齐纵使凭借着自己的才能做了县衙的小官,在汉人的眼里他也不会有大的发展,当政的蒙古人贵族们更不会把他这个小小的典吏当回事。然而他却起义帮助朝廷和蒙古贵族打杀汉人百姓起义军和红巾军,令红巾军将领们大吃一惊。元朝统治者更是吃惊,在汉人百姓纷纷揭竿而起,造反和朝廷做对,红巾军势力声势浩大之时,一个汉人小官居然自发起义帮助朝廷剿灭起义军,他究竟是为什么?

    内中的原因只有李思齐和他的族人、朋友们清楚、理解。

    原来,李思齐在云雾山石门中无意得到《武穆遗书》,被云雾寺建德方丈劝说速速返回后,生活中一切都乱了。

    李思齐离开家乡到兴元路汉中时,他的家乡已被刘福通领导的红巾军占领。李思齐本想也参加红巾军造反,但经过深思熟虑后,他决定还是先观察,先游历一些地方,真真了解百姓的所思所想后再做决定。他熟读诗书,知道汉江发源地汉中是天汉之地,鱼米之乡。汉高祖刘邦和三国时蜀汉政权都在这里起步;唐光启二年(公元886年),唐僖宗曾避居汉中;宋朝著名诗人、词人陆游也曾在汉中为官(公元1172年)。汉中历来人杰地灵,才俊频出,物产丰富。李思齐也想在汉中结识几位名士共同谋事。在汉中短暂时间的停留,对李思齐影响深刻。那里百姓自给自足,悠然自乐,社会一派太平和谐,哪有半点中原地区的混乱。

    李思齐回到家乡后,眼前的一切变化令他伤心。

    红巾军烧杀淫掠,纪律松散。他的族人们纷纷向他述说红巾军的种种劣行。常去的红梅酒馆已经倒闭,酒馆老板关三娃见到他哭诉:“红巾军经常来大吃大喝不付钱,酒馆被吃垮了。”同在县衙任职的同事也遇到灾难,红巾军将领抢走了他的女儿。就连自己家的存粮也被红巾军抢走。

    李思齐开始在夜深人静时,苦读《武穆遗书》。他非常喜欢这本书,这本书得来的真是太及时了。李思齐不是个书呆子,他一边认真拜读《武穆遗书》,一边按照书里的拳法练习,提高武功修为。白天,李思齐组织族人中十三名武功高强的年轻人练习《武穆遗书》中岳飞独创的十三剑阵,组织九十九名乡人练习《武穆遗书》中岳飞独创的金枪阵法。李思齐在做充分的准备,他知道麻烦不久就会到来。

    命运被人随意宰割的乡人们在绝望中愿意听从李思齐的安排,因为他们相信这个有文化的年轻人是和他们站在一起的,只有共同努力才能改变眼前的生活。

    至正十二年的元宵节刚过,得到消息说罗山人李思齐拿走了《武穆遗书》的各方人士纷纷来到罗山。

    这天早上,李思齐正带领乡人在后院练习金枪阵,有家人来报,前门有自称四川青城派掌门来访。李思齐素来没有与青城派联系,就迎接对方来到客厅。只见来人有十几人,个个青衣、挽髻,武林人打扮,都是男子。为首一位五十多岁,体态健壮的男子自我介绍道:“我们是四川青城山青城派的,我是掌门张大春。听说思齐弟拿了《武穆遗书》,但求一观。武林人都传说李思齐豪侠仗义,我想这小小的要求,你不会拒绝吧?”李思齐苦笑道:“都是江湖人的杜撰,我李思齐何德何能,哪能得到《武穆遗书》?”张大春说:“听说你去年十月份到秦岭山中游玩,无意中打开石门,取得《武穆遗书》,是也不是?”李思齐心里一惊,是谁走漏了消息,对方竟如此了解。李思齐搪塞道:“哪里是《武穆遗书》,是一本唐诗集。张掌门不信可以去问那些传消息的人。”张大春心里气道,你让我问谁去,云雾山离此千里,来回得两个多月,我不可能去调查的。张大春知道这样说下去已没有多大意义,就说:“李兄弟还是认真考虑一下,明早我再来拜访。”就告辞带领弟子离去。张大春心里早有主意,先来软的,软的不行再来硬的。

    当天下午,又有一帮武林人士来访,自报家门是黄山派掌门飘缈道人率弟子来访。飘缈道人对李思齐说:“我们道家辛苦修炼就是为了修成正果。今听你拿有《武穆遗书》,能否借给我们一读。读完后当原样返还。如果你能这样做,你将洪福齐天、终成大德。”李思齐推辞了。飘缈道人悻悻离开。

    李思齐不敢大意,当晚就安排五十多名族人守卫宅院。

    第二天上午,青城派掌门张大春又带人前来。然张大春还没有说话,从门外就闯进来一伙人,说是来自陇西白陀山庄的,为首的中年汉子正是庄主黑无尘。黑无尘直接对李思齐说:“我也不是来抢你书的,我是来买书的。只要你把《武穆遗书》交给我,马上给你银票一万俩。”李思齐笑道:“我没有这东西,我怎么卖给你。”黑无尘大吵道:“武林中都盛传你拿了这本书,你不要诳老夫。”张大春看到这个形势,也不说话,就坐在客厅里不走。黑无尘也坐在客厅说:“买不到《武穆遗书》就不走。”李家大院的热闹早惊动了周围的邻居,大家纷纷赶来瞧看这些传说中的武林名门。

    中午时分,昆仑三老:玉虚子、银虚子、金虚子也带弟子来到李宅。看到青城派、白驼山庄的人也在,玉虚子对李思齐说:“我们昆仑三老武林中无人能敌,只要你把《武穆遗书》交给我们,你就安全了。这些人我们帮你打发走。”张大春和黑无尘听了大怒,要和昆仑三老一比高低。李思齐怒道:“你们要比试请不要在我这里,你们到郊外去比试吧。”几百乡亲看到此情景,纷纷谴责到:“什么武林名门正派?都是巧取豪夺、无赖之辈。思齐一介乡民,他哪里有什么《武穆遗书》,你们这是在讹诈人,无事找事。”看到乡民们愤怒,张大春、黑无尘、昆仑三老等灰溜溜地离开了李宅。

    第三天,一支浩浩荡荡的红巾军队伍来到李宅。李思齐出门迎接,对方介绍说来的是天完*师彭莹玉、大将赵普胜。彭莹玉对李思齐说:“奉皇帝(即徐寿辉)命令,前来招你到朝廷任职。只要你给皇帝呈上《武穆遗书》,保你高官厚禄。”李思齐推辞说:“乡野粗人,哪有做官的本事。我也没有什么《武穆遗书》,请你们回去吧。”彭莹玉怒道:“不识抬举。有你好看的。”正想有所行动,看到一大批武林人士前来,还有近千百姓围拢过来,只好暂且收兵回去。

    当天半夜,李思齐刚刚睡下,门外敲门声震天,不多时大门被撞开。进来几百名红巾军将领,为首的正是天完*师彭莹玉、大将赵普胜。彭莹玉对起来阻止的李思齐说:“你今天不交出《武穆遗书》,就杀你全家。”李思齐面不改色说:“大丈夫何足惧哉?要《武穆遗书》,你得看我手中这把铁枪答不答应。”

    赵普胜挥舞双刀来擒李思齐,李思齐挥动手中铁枪如风车一般向双刀刺去。双方大战一百多个回合不分胜负。彭莹玉见赵普胜不能取胜,就指挥军士一起上前冲杀。李思齐一声号令,九十九名族人马上摆成岳飞的金枪阵。红巾军士兵不知道金枪阵的厉害,硬向前冲。只见金枪阵呈半圆形包围过来,第一排三十三名李氏族人手拿长枪向红巾军士兵胸脯以上方位刺来,第二排三十三名李氏族人手拿长枪向红巾军士兵腿和脚的方位刺来,第三排三十三名李氏族人每人手拿三支短枪向红巾军胸部投掷而来。等冲在前面的红巾军士兵中短枪纷纷倒地时,第二排红巾军士兵猝不及防也被第二排李氏族人刺中大腿或双脚,红巾军慌乱中开始后退,这为第三排李氏族人提供了机会,他们投掷完手中的三支短枪后又从死去的红巾军士兵的身上拔出短枪来继续投掷。红巾军死伤一大片,而李氏族人就是战死一二人,也有新人马上加入九十九人枪阵,李氏族人大胜。

    彭莹玉和赵普胜正在恼怒间,白驼山庄庄主黑无尘带人前来,黑无尘哈哈大笑说:“李思齐,你快把《武穆遗书》交给我吧,否则今晚就是你的死期。”李思齐大怒道:“少废话,死有何惧。来吧。”赵普胜见来了帮手,抢先一步手舞双刀砍向李思齐。黑无尘却乘机往李宅屋子里冲。早有十三名李氏族人守在屋门口。黑无尘挥动宝剑,如梅花点点向李氏族人刺去。十三名李氏族人也不含糊,立马摆好岳飞的十三剑阵,只见六把宝剑齐齐围住黑无尘平直刺来,三把宝剑从三个方向向黑无尘腿步削来,三把宝剑分别从三个方位向黑无尘头部砍来,不防备间,另一把宝剑忽从天而降只向黑无尘头部的百会穴刺来。这些招式都是在同时间进行,黑无尘大吃一惊,急忙运用平生绝招大佛掌躲过危险,跳出包围圈外。黑无尘吃惊地对十三名李氏族人说:“你们究竟是什么人?这是什么剑阵?”十三名李氏族人无一人理睬他。

    就在关键时刻,又有一对人马进入院内,大叫道:“什么人敢在李思齐先生府内寻事?”等为首几人走近,也是红巾军打扮。来的一名罗山本地红巾军头领向李思齐介绍道:“这位是红巾军元帅刘福通的亲弟弟、将军刘六,这两位将军分别李喜喜、白不信。”

    李思齐见新来的红巾军和彭莹玉等并不认识。刘六对彭莹玉等大喝道:“你们是哪个部分的?谁让你们来的。”赵普胜说:“我们是天完国派来的,奉皇帝命令寻找《武穆遗书》。”赵普胜指着彭莹玉说:“这就是我们天完*师彭莹玉。”刘六不客气地说:“你们天完国的人不好好在前方打仗,跑到我们的地盘上干嘛。什么天完国?我大哥和明王举义时,你们天完国在哪里?现在占有区区之地,就号称天完国,岂不让天下百姓笑话。你们冒充是我的部下,混进城来该当何罪?快走,不是看在同为起义军的份上,今天就抓了你们。”李喜喜和白不信把兵器对着赵普胜和彭莹玉。彭莹玉见刘六带来的兵士比自己带的人多很多,就恼怒地对刘六说:“你刘六违抗皇帝命令,后果自负。你们等着瞧。”赵普胜挥舞大刀正要向刘六等砍去,彭莹玉使眼色制止。彭莹玉明白,他们是在红巾军首领、明教总执法长刘福通的地盘上,不敢造次。彭莹玉一声令人,带领人马撤走了。白驼山庄庄主黑无尘乘机混在赵普胜的队伍里离开了李宅。刘六派白不信带领一对人马监视彭莹玉等,直到他们出了罗山县城,白不信方才返回。

    李思齐感谢刘六等的帮助,刘六说:“久闻李先生大名,我家元帅派我前来诚邀你加盟我军,共图大业。”李思齐推辞说:“容我三思后,给将军回话。”刘六等告辞离去。

    这次随刘六前来的李喜喜,因为去年保刘六在汉中小南海浴血奋战,立下大功,回来后刘六告知哥哥刘福通,破格升李喜喜为千户将军。

    有一帮人,躲在李宅四周的围墙上,清楚地目睹了院子里发生的一切。他们中有昆仑三老,青城派弟子等武林人士。他们看到李思齐非同凡人,武功高强,李家族人也个个会阵法,不敢小觑。他们改变了强取的策略,准备打一场持久战。

    刘六等刚走不久,听到风声的周围乡亲们都从四面八方拿着武器前来支援李思齐。乡亲们说:“红巾军算什么?半夜前来偷袭算什么农民起义军。农民起义军不为百姓,却专欺压百姓。”

    李思齐思考着,自从红巾军占领罗山后,他丢掉了县衙典吏的工作,平静的生活被完全打乱。那些号称武林名门正派的人,实际上都是贪婪、无耻之徒,不远千里跑到这里来,居然都是为了《武穆遗书》。命运靠自己把握,朝廷是指望不上的。自己拥有《武穆遗书》,还怕什么?民间传说,拥有《武穆遗书》着得天下,自己不如乘此奋力一搏,还等何时?红巾军更靠不住,他们各自为政,实则一盘散沙,纪律松弛,没有文化,不习礼仪,不尊法治。刘福通,李思齐是佩服的。李思齐知道,出生于1321年的颍州人刘福通,比自己只大两岁。家里是当地巨富,很有钱。刘福通二十几岁就任朱皋镇巡检,性情好爽,正直仗义,聪明过人,很受当地百姓称道。刘福通的经历跟自己的经历极其相似。他原也想投奔刘福通。但现在,我李思齐改变了主意,命运要掌握在自己手中。

    天刚朦朦亮,有一人自称是受颍州人察罕帖木儿委派前来求见李思齐大人。李思齐早就认识察罕帖木儿。察罕帖木儿字廷瑞,沈丘(今安徽临泉西北)人,祖籍畏兀儿别失八里,汉人,原姓李,又称李察罕。是个饱读诗书,具有才气的人。来人告诉李思齐,察罕帖木儿准备联合乡人起义帮助朝廷剿灭红巾军,希望李思齐能与他联手起事。这些想法和李思齐的想法不谋而合。李思齐告诉来人,一个月后的今天晚上,我们里应外合,以火光为号,占领罗山县城。来人高兴地秘密返回。

    李思齐开始做族人们的工作,开始联络昔日的朋友和衙门里的同事,伺机起义。他加紧训练乡民,加紧武器等物资储备,决定背水一战,和红巾军战到底。

    不断还有武林人士前来索取《武穆遗书》,刘六也派人来催,让他加入红巾军。李思齐放出话去:由于前来讨要《武穆遗书》的武林人来自各大门派,谁都得罪不起。《武穆遗书》只有一本,给谁一时无法决定。不如各门派比武,最终胜利者将获得《武穆遗书》。

    话一传出,热闹马上来了。来到罗山的武林各大门派天天比武,已决高低,都想得到《武穆遗书》。李思齐却秘密做起义的各种准备工作。

    一个月后的深夜,武林人们还没有比试出谁是最后的胜利者,刘六也没有迎来李思齐的加盟,罗山县城突然四门火光冲天,城里、城外成千上万的百姓挥动手中的武器向驻守在这里的红巾军开战,向还赖在县城不走的各大武林门派进攻。黎明,老百姓们挥舞着手中的武器欢庆胜利,李思齐和察罕帖木儿并肩走在通往县衙的道路上,心里充满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