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世中文网 > 藏海沉珠 > 第六十一章 郑大人来了(求收藏)

第六十一章 郑大人来了(求收藏)

傲世中文网 www.23zw.so,最快更新藏海沉珠 !

    朝廷在广州设了市舶司,又有朝贡,兰湖码头人来人往,过往的人络绎不绝。

    又有一艘船来了,下来船的人纷纷往礁石这边侧目,好看的妙龄女子总能很快吸引人的目光。

    “这是谁家的女子?”

    “长得可真好看呀。”

    脚步匆匆的行人放缓了脚步,暗地里交头接耳打听,连挑着担的农夫也抬头往这边看,挑着担但不耽误看美女啊。

    身姿婀娜,长裙曳地,衣袖翩翩的女子在礁石上翘首期盼。

    “郑大人怎么还不来?白吹了这么多日的海风了。”孙映莲等得心浮气躁,气得直跺脚。

    “快了。”苏玥遥望着海面。

    海天连接处一艘二栀帆船朝兰湖码头驶来,白色的风帆,远远地望见上面的旗号挂了一个“马”字。

    苏玥记得这艘船,上一世郑大人乘坐的就是这样的二栀帆船,他没有打出“郑”字的旗号,而是用的是“马”字。

    郑大人的名号太响了,大家都忘了郑大人原姓马,人称“马三宝”,后来才被皇上赐姓为“郑”。

    “郑大人来了。”苏玥拎了裙子飞一般地从礁石上跳下来。

    雀跃的身影,欢快的步伐。

    孙映莲也想看看郑大人长什么样,跟在苏玥后面跑。

    没记错的话,郑大人此时年近五旬,果然不久,船抛了锚靠了岸,从船上走下来很多人。

    “哪一个是郑大人?”孙映莲踮起脚尖看。

    苏玥也踮着脚,伸长了脖子看,中间走出来的带着东坡帽,两鬓花白的人就是郑大人。

    他看起来满面红光神采奕奕,一点都不像年近五旬的样子。

    城中的官员和乡绅在码头迎接,布阵使和知府也在,苏玥看见林成也在人群当中。

    “郑大人,郑大人……”

    码头四周的行人放下担子栓好马,纷纷围过来看热闹,这可是下西洋的郑大人。

    码头立刻被挤得水泻不通。

    “原来他就是郑大人啊。”孙映莲恍惚。

    郑大人被迎接的官员和乡绅们簇拥着,朝苏玥这边的方向走过来。

    “郑大人!郑大人!”苏玥如飞蛾扑火般扑过去,围观的群众太多,如退潮的浪一般又把她挤了回来。

    苏玥激动地大喊“郑大人”,她的声音很快被群众的欢呼迎接声淹没了。

    被众人簇拥的郑大人看都没看苏玥一眼,由官员引路,上了早备好的马车。

    郑大人看都没有看她一眼,苏玥有些气馁,整个身子软下来,想一想又觉得有些好笑,她认识郑大人,郑大人并不认识她,即便在人群中看了她一眼,又能怎样?

    郑大人阅人无数,像她这样的小姑娘,不知道见过多少,即便长相出色,在他眼里,也似一闪而过的烟云。

    旁边看热闹的孙映莲见苏玥突然笑起来,有些摸不着头脑,“你笑什么?”

    苏玥讪讪一笑,“我太不自量力了,等了这么多日,见到了郑大人又能怎么样,他并不认识我。”

    孙映莲认真地想了想,“是不是钱不够,我这里还有些银子,你可以拿去打点。”

    孙家也是商贾之家,孙映莲常常见他爹拿了银子出去打点关系。

    打点的话,需要花不少银子,光靠苏玥存的那点私房钱是不够的。

    苏玥知道温氏为了防着家里的姨娘掏空家产,偷偷给了孙映莲不少银子,还把一部分家产移到了她的名下。

    苏玥缺银子,可郑大人不缺银子。

    郑大人缺什么?在回家的路上,苏玥都在思考这个问题。

    回到苏家后巷。

    “咳咳……”

    王氏的咳嗽声清晰可闻,隐约间夹杂着些许的嘶声裂肺。

    王氏的咳疾犯了。

    “娘,你这是怎么了?”苏玉焦急而又急促的喊声,随后响起一阵拍背的声音。

    苏玥破门而入,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王氏坐在后院的椅子上,脸憋得通红,在苏玉猛地拍了几下背后,缓了过来。

    前两日,王氏咳了两声,王氏多年来有咳疾的毛病,苏玥以为是母亲的老毛病犯了,没有太在意,两日下来,就咳成了这样。

    母亲病了,她还跑出去等什么郑大人,她实在是太不孝了。

    眼眶里久久未落下的泪珠滚落下来,炙热地划过脸颊,苏玥扑到王氏怀里,“娘,你怎么样了?”

    王氏气若游丝,抬起手替小女儿擦眼泪,“哭什么,娘,娘没事……只是旧疾犯了。”

    苏玉也在背后偷偷抹眼泪,她不应该跟母亲说要搬出去住的话。

    一个出了阁的闺女老住在娘家,会招人说闲话。最近,巷子里的妇人嚼舌根,说苏举人家的姑奶奶赖在娘家,不知道的还以为苏家姑奶奶跟姑爷合离。

    她这样在娘家住着,长久下去不是办法,她想在外面找房子,和小黑桂姐儿搬出去另住,她刚说完这事,王氏不同意开始咳得厉害。

    苏玥怕王氏见女儿落泪,心里难过,心情不好病就难好,忙收起泪,“娘,我扶你进屋吧,外头风大。”

    苏玉也过来搀扶,两人一左一右把王氏扶回正房。

    散学,苏远山从禺山书院回来。

    “苏瓷”交给苏青后,苏远山去书院当了教书先生。一回到家,听说王氏咳疾犯了,顾不上梳洗更衣,进了正房。

    才两三日的光景,王氏就如同换了一个人。

    床上面色蜡黄的发妻,病恹恹的令人生怜,苏远山上前握住了王氏的手。

    “老爷。”王氏见自家丈夫回来,虚弱地喊了一声。

    苏玥端了刚煮好的银耳冰糖雪梨水,走到门口,同守在门外的苏玉小声交谈,“娘这样咳下去,不是办法,还得去看大夫。”

    苏远山也觉得要去看大夫。

    王氏不肯去,这是秋咳,多年来的老毛病了,不止看了多少大夫,都没有看好,何必花那个冤枉钱。

    刚好苏青从苏家村回来,一听事情的经过,二话没说背着王氏去了济生堂。

    济生堂坐诊的大夫是祖传的医术,祖辈几代都在城中开医馆,小有名气。

    长条木椅上乌压压坐了一排要问诊的病人。

    “举人娘子,你这是病了?”

    “前几日还好端端的,怎么说病就病了。”

    等着问诊的老弱妇孺纷纷过来,叽叽喳喳地同王氏打招呼。

    都是些平日经常见面的街坊邻居,王氏想回礼,话没说出口,先咳了出来。

    济生堂的掌柜见又来了病人,过来看情况。

    大家都替王氏担心。

    “举人娘子,你先看,你都咳成这样了。”

    “我们都是小病,不打紧。”

    苏远山一一朝众人拱手,“对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