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世中文网 > 你的事我都知道 > 第1章 重逢

第1章 重逢

傲世中文网 www.23zw.so,最快更新你的事我都知道 !

    清早,睡梦中林常安被尖锐的门铃声吵醒,她不禁感叹房东老太太新换的门铃威力实在强大,然后是细细簌簌的开门声和关门声。也许是习惯了德国的“早起快递”,林常安翻了个身,拉高被子蒙住耳朵想要继续入眠,不一会儿房门嘎吱一声被打开。

    接着是圆子尖细的嗓音,林常安这间公寓的合租者。

    “常安,快醒醒,我来不及了,和你说一声你的快递我给你签收了,门口还有一个快递是楼上小哥的,他不在家,今天过来拿,你记着给人家开门,我先走了,拜拜。”

    林常安听着圆子的话和响亮的关门声一气呵成,感叹,世界终于安静了,可是却没了睡意。她揉揉朦胧的睡眼,伸伸胳膊,伸伸腿,挣扎一下终于起身了。

    看着书桌上大咧咧敞开的笔记本,乱七八糟的德语文献和动不动就和现代汉语词典一样厚的专业书,她不禁有些懊恼,自己当初为什么那么手残的选了Müller的大论文,管理专业过关率最低的一个教授。别人都已经去游遍欧洲了,自己却窝在家整天啃面包就论文。

    林常安所在的是德国一座小城,人不多,挺冷清,但是小城的城市大学是德国名校。她是大四学生,作为交换生来德国学习一年,德语是半路出家,大一才开始学的,她已经决定留在国内的学校读研了,来交换的这一年只要她不挂科,顺利完成论文就能拿德国大学的学位。

    所以说眼下只要她过了论文,就可以拿到学位。

    林常安来德国已经半年,算是已经适应了吧。房子,满意。舍友,满意。房东,也满意。这就已经不错了。

    八点零六,天刚蒙蒙亮。一月,德国的气温比国内北方要温暖的多,虽说屋内的暖气开得很足,但林常安觉得只穿睡衣还是有些单薄,她抓起椅背上搭着的一件羊毛开衫,穿上。

    洗漱,电动牙刷吱吱吱吱的响着。

    她住的是一栋典型的德国四层居民公寓。除了房东夫妇,这栋楼的租客都是中国人,她和圆子住一楼,对门也是两个女生,一个叫辛义,高高瘦瘦,城市大学研究生,27岁还没毕业,因为可以一直拖着延签留在德国。另一个叫党佳,是个四川人。俩人一起合伙在城市火车站附近开了一家火锅店,生意红火,每天都是早出晚归,刚来那段时间林常安课程不紧,去火锅店打过一段时间的工,那时她就明白辛义一直不毕业的原因,火锅店在欧洲真的很赚钱。

    二楼住的是两个男生,都是城市大学学生。左边住户叫张凯,典型工科男,城市大学研究生,林常安见过很多次,人挺逗,经常来她们家蹭饭吃,他和圆子的关系很好。而至于住在林常安楼上的邻居,她只知道叫Axel,他邮筒上的名字也是Axel,虽然已经住了半年却一次都没见过的神秘邻居,圆子每次提起他总是楼上小哥,楼上小哥的叫人家。

    再说说她的舍友圆子,城市大学研究生,已经读了两年,估计明年就能毕业。圆子是她的外号,因为长了一张圆圆的脸,大家都这么叫林常安也就跟着一起叫,资深腐女一枚,已经谈过两个德国男友,不过好在她从来没有把男朋友带回来,不然林常安肯定会疯了。

    三楼和四楼都是房东的,一对可爱的老夫妻。德国人似乎对房地产不感兴趣,大多数人都是租房子住,只有老人才会有这些房产,和绝大部分德国老人一样,他们自己住。楼后小花园就是的职场,他们把花园和房间收拾布置得十分精致,她和圆子住的房子里的所有家具都是老夫妻的,相当于直接拎包入住,老太太总是有说不完的话,林常安觉得自己的口语都是被她练出来的。

    洗漱完毕,林常安嚼了几口面包,伸手抓过手机,刚刚就听见手机信息一直在响。原来是袁亮亮,七个小时的时差都抵挡不住她的呼唤,林常安的发小。

    林常安用手机回复:稍等视频。刚打开笔记本尖锐的门铃又一次响了,林常安开门一看,原来是老太太。

    老太太端着两块香喷喷的蛋糕,一看就是刚刚做好的,今天的蛋糕居然是黑森林!林常安不喜欢吃甜食,可是黑森林却唯独例外。

    “,für!”(早上好,林,给你和圆子的。)

    “enDankfürn!”(早上好,太太,谢谢您的蛋糕。)

    林常安谢过老太太,关上门把蛋糕顺手放在在笔记本前,开始和袁亮亮视频。不一会屏幕上出现了一身职业装的袁亮亮,成熟了不少,画了淡妆,她现在是实习期间。

    “安安,我今天被实习单位录用了!”

    “恭喜恭喜,可喜可贺!哪个公司来着?”

    “喜尘机械。”

    “国内知名企业,有前途,回去抱你大腿。”

    “我跟你说你知道我们公司的大Boss是谁吗,说出来肯定吓你一跳,是潘郗他爸。我听李主任说的,老板有个儿子叫潘郗,初中是清雅中学的,毕业就出国了。咱们学校还有几个潘郗,不就是他了。”

    潘郗。林常安眼睛失了神,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

    “安安。”

    “哦,我在听……”

    “原来喜尘公司都是他们家的,唉,早知道上初中那会儿对潘郗好点,说不定他将来就是我老板,念在我当年是班长的份上给我多长点工资,哈哈。不过,潘郗好像真的是私生子,他和我们老板都不是一个姓。”

    屏幕那头袁亮亮有说有笑,这头林常安淡淡附和。

    “安安,小时候的事情这么多年了,干嘛每次提到潘郗都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

    “没有啊,我哪有。”

    “我跟你说这个消息在咱们年纪群里都炸开锅了,谁都没想到潘郗家财大气粗啊,对了,你看到周茗媚发的微博了吗,我给你发截图。”

    不一会林常安手机屏幕亮了,打开消息,是一张仰角拍摄的照片,一个正在用餐的人。虽然已经快八年没见,大家都没了原来的稚气。可是林常安还是能一眼认出照片里的潘郗。

    “你看到没,潘郗现在多帅啊,人帅钱多,难得的极品居然和我是初中同学,他什么时候和周茗媚走一块去了,你不是也在德国吗,就没碰见过潘郗?”

    周茗媚也是林常安的初中同班同学,比较巧的是两个人上了同一所重点大学,还学了同一个专业,这次交换生也有周茗媚。周茗媚那条微博写着:在德国出来吃个饭都能碰见初中同学,世界还真小,上图。

    原来潘郗也在德国。

    “没啊,我闲着没事干碰见他干嘛。”

    “自从开始说潘郗,你话就少了,怎还沉浸在以前的事里不能自拔呢,安安,说不定潘郗早就忘了。”

    “我知道了,你那里下午才四点吧,好好上班,我一会还得写论文呢,不聊了。”

    林常安迅速的挂断了视频,倒在了床上,其实她是心虚了,被袁亮亮一语戳中,她就是介意忘不了潘郗。

    很奇怪,她人生短暂的青春期只有两个字:潘郗。

    经过艰苦卓绝的高考,她想到了大学里说不定自己谈场恋爱就能忘了潘郗,可惜连一场恋爱都没有开始,大学就要结束了,也许和她选的专业有关:专业选的好,天天似高考。

    潘郗就像个模糊的影子印在她心里,每次想起来的时候有些伤心,有些懊悔,却难忘,就和桌子上的那块黑森林蛋糕一样,吃到嘴里是香浓的巧克力和奶油,回味起来却是樱桃酒淡淡苦涩的滋味。

    林常安想得出神,门铃响了几下了才反应过来,圆子出门前交代过楼上小哥要来拿快递,估计是他。林常安双脚勾上拖鞋去开门,咯吱一声门被她拧开,挂在嘴上的笑容却僵在那里。

    “你是……潘郗?!”林常安瞪着的眼睛,瞳孔一瞬间放大,有些失神。

    “你好。”

    “你好,我,我是林常安。”

    明明是认识的人可是语气却和初见时自我介绍一般陌生,林常安不禁觉得尴尬,他是真的没认出她吗。

    “你,有什么事吗?”

    “来拿快递。”

    “原来你住在我楼上。”

    林常安有点激动,气息不匀,说完被自己的口水呛了一下,整个人猛烈地咳了起来,脸颊也被咳上了一层红晕意识到自己的窘态,她深吸一口气,匆忙把快递交给潘郗。

    潘郗自始至终很淡定,接过快递说了声谢谢,最后一个音节落声之前门也有默契的落了锁,林常安甚至还没来得及说声不客气。

    一切发生的有点突然,她需要时间来消化一下。简单概括一下就是,她在穿着睡衣邋遢模样的情况下见了半年以来一直住在楼上的,她的初恋。

    潘郗变了,小时候看着还有点可爱的模样,虽然没有现在皮肤白,但是每次笑的时候露出小虎牙来,现在五官比以前更立体了,特别是眼睛,像深邃的宝石有勾人的能力,只是感觉性格比以前冷淡了,像刚刚的对话似乎一点久别重逢的感情都不掺杂,一般这种情况下不应该说一句好久不见,你还好吗之类的话吗。

    傍晚。

    圆子踩着高跟鞋当当当的进门,还没见到人就听到她尖细的声音。

    “我今天买了鸡腿回来,晚上我们吃鸡,常安?”

    没听到回应圆子径直进了她的房间。

    林常安则一脸严肃的盯着圆子。

    “圆子,你知道楼上小哥叫什么名字吗?”

    “怎么样,你见到了,是不是极品,我说的没错吧,你是不是对人家一见钟情啊,这么迫不及待的问名字。”

    “别闹,我是认真的。”

    “潘郗,他叫潘郗。”

    “你不早告诉我。”

    “你又没问过我。”

    圆子撇撇嘴,似乎想到了什么,问道:“你说实话,你和楼上那个小哥是不是早就认识?”

    林常安有点惊奇,难道自己这么藏不住秘密都写在脸上,“你,怎么知道。”

    “常安,你就是一个藏不住秘密的人,什么事都写在脸上,你脸上清清楚楚的写着,我认识他。”

    看见林常安吃瘪,圆子无声的笑,接着说。

    “逗你玩的,我怎么知道的呢,你还记得你刚来的第一个月钱包掉了,当时在屋里翻来覆去的找。我放学回家看见楼上小哥站在咱们家门口拿着你的钱包,他指着你居住证上的照片问我,这个林常安是A市的林常安吗,他把钱包给我就走了,你忘了我还跟你说过。”

    听圆子这么说,林常安回忆了一下,好像还真有这么回事。

    潘郗在半年前就知道她住在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