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世中文网 > 追赶太阳的人 > 第一章第14节家庭的希望

第一章第14节家庭的希望

傲世中文网 www.23zw.so,最快更新追赶太阳的人 !

    大姑姑来看燕子,还没进门就喊上了“燕子大娘来看你,快出来接大娘,累死我了”占地娘急忙出来,“老大你这左一包,右一包的搬家呀”燕子也紧跟着出来,见大娘累的满头大汗,“我拿着包袱,快洗把脸,歇一歇”“一边去,谁说让你拿来,我那是让你婆婆来接”“燕子你不用管,你大姑姑怕我闲着了,给我吧,还挺沉,这是什么呀”“这是给你孙子准备的衣服、被褥、鞋帽”,说着来到屋里,燕子端来一盆洗脸水,正要弯腰往下放,“别放,给大娘,这么大的肚子,还让你干活。嫂子,你怀孩子的时候,大小的活娘都是让我干,现在怎么了,做着当婆婆呀”这姑嫂俩见面总是免不了拌几句嘴,占地娘不理会她,接过燕子的洗脸盆,把手巾在水里摆了摆,拧干了“先擦把脸再说,老大你看看,这一柜子里全是小衣服,早就准备齐全了,还麻烦你”“说什么,你麻烦我的事还少吗,让开,我看看,嫂子这是给你孙子做的衣服吗”“是呀”“这么大你穿还行,嗨这一层就小了,单衣、夹袄,棉袄,里边是什么,尿布、被褥,好家伙从月子里,到三岁都有了,燕子你算是找了个好老婆婆,光顾着说她好了,她没给你气受吧”。燕子知道两个老人爱开完笑,不做声,只是抿着嘴笑。

    吃饭的时候,大姑姑好像想起来什么,“燕子最近检查过吗”“前天才去了,大夫说没事”“有准日子吗”“最多一个礼拜”“这么说就快了,还等什么,明天就去医院,住在那里等着生”占地娘觉得现在去有点早,“咱们提前两天去还不行,这么早住进去,人家不笑话”“你知道什么,头一胎肚子又这么大,还是早做准备,让医生看着才放心”占地娘知道拧不过她,再说自打燕子怀孕以来,什么活也没干过,活动量太少,虽说自己也生过三个孩子,那不一样,生占地时头两天还在地里干活。对于孕妇来讲,经常的户外运动,不仅能呼吸到新鲜空气,关键是适量的运动更可以让孕妇在生产时顺产。再说缺乏运动,体力也不行。

    第二天一大早大姑姑就找占地:“快起来吧,找队长借一辆大车拉着我们,嫂子你准备一下,趁有大车,把改带的都带齐”,占地磨磨蹭蹭一万个不愿意,见他娘出来,看这他娘,盼望着娘能说句话,“别看了,快去吧,一会儿队长上工走了,你还得去地里找他,住进医院去就放心了”燕子从屋里出来倒洗脸水,大姑姑也不知道看见了什么,“嫂子咱们俩打个赌,你敢吗”正在做饭的占地娘抬起头“你这一会风一会雨的,打什么赌”“我说燕子一定生小子,你敢赌不”“谁不盼着生小子,昨晚做梦都梦见抱着一个胖小子呢”“你那是梦见我哥了吧,还大胖小子。”“又来了,也不知道你什么时候才能长大,说活就是当姑奶奶的人了,当着孩子们说着种话,你自己不脸红”占地娘嘴里说着,其实自己的脸早就红了,只是被灶膛里的火烤着,看不出来罢了。

    那个年代农村里,谁家有事都去生产队借辆大车用,不过得提前给队长说一声,少不了给队长买两盒烟,欲将取之,必先予之。人之常情,再说生产队里还给派一个赶车的,赶大车看上去容易,牲口也认人,换了生人它不听话,怕出事。大车上坐着四个半人,胎儿还没出生只能算半个人。赶车的把式心疼牲口,自己在地下跟着走。手里拿这鞭子,只是吓唬一下,从来就不用鞭子打牲口。看来人和动物相处的时间长了,也会产生感情。

    县妇幼医院里,占地和娘扶着燕子小心翼翼的下车,医生看见了,认的她们,“你们不是前天才做过检查吗,今天又来了,是不是哪不舒服”燕子笑着说“没有是娘觉得住在你们这才放心,所以就提前来了,现在能不能住院”“既然来了那就住下吧,了个人跟我办住院手续”大姑姑一边下车一边说“大夫,能给我们一个单间吗,我们家人多,来来往往地,怕影响别人”“有,就是贵点”“有就行,他们家有钱,不差乎这一点儿”医生觉得好奇“你们不是一家人呀,”燕子怕大姑姑再说什么急忙接过话题“大夫,是一家,这是我姑姑,说话幽默。”医生领着占地去办住院手续,姑嫂俩抱着左一包,又一包生孩子的用品,在医院的大厅里等着,“娘,往里走最头起右边的房间”占地要接大姑姑抱着的东西,“不用赶紧去扶着燕子”主管她的医生过来听了听燕子的肚子,又摸了摸。大姑姑性子急,“医生没事吧”“好着呢,医院有食堂,就在门口哪换饭票,“有月子里吃的饭吗”“有,咱们这是县里专科医院

    ,就是给生孩子人开的,放心吧,想吃什么都有,我下班了,你们也去打饭吧,过了点儿就关门了。”

    医生走了,大姑姑说“嫂子咱们还是去外边吃吧,还有干车的呢”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当地老百姓的说法‘跟着什么人学什么人,跟着师婆会下神’大姑父经常带大姑姑去赶集卖木头,见的人多了,说话办事都能占在理上。大姑姑一边喝着水一边说“占地出去买包烟给赶车的”“不用我爱旱烟袋”“嫂子咱俩都坐车会去吧,反正这两天也生不了,等第六天我在叫上燕子她娘一块来”占地回来了,大姑姑又说“占地你要好好伺候着,燕子想吃什么就去买,你带的钱够不够”“放心吧有钱”“怎么样燕子,我就说你有福你还不信,在小子贼着哩,自己早就把钱赞足了”燕子急了“大娘,占地可不是你说的那种人,他每年回来都把挣的钱如数交给娘,他说‘咱们是老大,两个弟弟还没有成亲,不能乱花钱,今天还是临出门时娘给他的”“行了我就知道你们俩穿一条裤子,我比你更知道他那两下子,等着享福吧”说完坐上车一扬鞭子走了。

    下午,医生来查房,“你们不要在屋里待着,多出去走走,累了就坐一会,但是每天要尽量的多运动,一看你就没有下地干过活,这样不行,不利于产妇生产”人们一说话就要生个大胖小子,这是人们的期盼,殊不知胖大的胎儿对于产妇来说,那是很危险的,有时会是致命的。那个年代都是顺产。产房外面,占地的两个娘,大姑姑,焦虑的等待着,大姑姑走来走去,不是急着抱孙子,三个女人都是过来人,知道生头一胎有多么的不容易。那个年代的医术还不是很好,经常有难产而死的人。燕子的肚子那么大,估计胎儿小不了。从下午进了产房,就没有了动静,医院大厅墙上挂着的种表,告诉人们现在已经是第二天早上四点了,医生、护士、谁也没见出来,能让人不着急吗。

    等待是一种无奈,是一种彷徨,等待更像是一种奉献,等待着一切结束后,重新燃起的希望;等待是与命运抗争时,茫然惆怅之后的收获。生命就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等待过程。太阳出来了,产房里一生响亮的哭声,让等待的旋律幻化成绕梁的清响,这天籁般灿烂的哭声,打破了世界上的寂静,他是生命的延续,更像是自然界的必然。门开了护士的头发像用水洗过一样,强笑着说“进去吧,里面有车把她娘俩推回病房去”河北中部的农村里有句俗话,‘看鸡下蛋也会使出怒疮’不是替鸡使劲,实在是整整折腾一宿,燕子几次都不行了,是医生和护士们把她从死亡线上拉回来。大姑姑拉着护士的手“妹妹怎么出了这么多汗,是不是难产,真是难为你们了谢谢”护士摆摆手瘫坐在椅子上。

    产房内,大多数婆家人都是先看孩子,却忘了刚刚冒着生命危险生下他的娘,女人就是这样,平日里婆婆总是有事没事的找媳妇的麻烦。她们心痛儿子,心痛孙子,却忘了孙子是谁生的。你家的儿子又爱的是谁,这些都不是她们要考虑的事。而占地娘这个农村女人,不是先去看孙子,而是先来到燕子跟前,见儿媳妇浑身像用水洗过一样,不由得流出泪来,“孩子让你受苦了”一边说着一边用袖头搌着燕子脸上的汗水。燕子的亲娘看在眼里,心里说‘我这闺女算是找对人家了,婆婆对她真好”绝大多数的产房里,人性显现的尤为突出,婆家的人都围着孙子,而生下这个孙子的伟大女人却没人管,只有娘家人在照顾这她。占地过来将媳妇抱在推车上,大姑姑抱着孩子跟在后面,一家人回到病房,“亲家母你看这孩子多胖”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大姑姑管自己的妯娌叫亲家母。

    病房医生过来查房,认真的检查者产妇的各种体症,又看了看婴儿,“这小子八斤半,出生时难产,几次都要放弃了,是你们家媳妇一直在坚持着。好了,大人孩子都没事,明天就出院吧”奶奶过来用自家的白布换去了医院的纱布,奶奶认真的包着自己的亲孙子,包好了,抱到燕子身边,“给你儿子喂奶吧”“娘,还没有下来”“没事,让他吃吧,嘬着嘬就下了”大姑姑在食堂里等着熬小米粥,还不时的提醒着‘别忘了放红糖’。那时的农村里,不管谁家生孩子,附近的乡亲们都送吃的,不过送东西是有时间要求,孩子出生的第4天、和第6天不能去,老人们说是怕重四六风。这种乡俗也不知道传了多少辈子。有送鸡蛋的、有炸麻糖的(城里人叫油条)大多数还是送挂面,挂面是干的,能放很长时间,在村里人源好一点,或者是队干部收的自己家吃不完,还得送出去,总不能让它放坏吧。

    尤其是娘家人拿的最多,孩子出生三天的时候,娘家来人看望闺女,亲娘、嫂子、姐妹都来,娘来了就不走了,要伺候几天坐月子的闺女。一是放心不下自家闺女,二是来商量什么时候做‘九日’,再就是替换几天忙里忙外的婆婆,在河北中部的农村里,婆婆要伺候儿媳妇整整一个月,不让她下地、不让她沾水,月子里要是落下了病一辈子都难好。听说只能再下次坐月子时,加倍的小心,要能养好那也是万福。那个地方的人,常年吃红薯面,脾胃非常弱,所以,产妇在生孩子的头几天,每天只能吃小米稀粥,以来养胃,更利于产妇的消化,喝小米稀粥一会就饿,那就再做,总之一天要做四到六顿饭。再加上接待来送东西的乡亲,忙是肯定地。

    做‘九日’是河北中部农村里也不知道传了几辈子的习惯,就是孩子出生的第9天,要大摆筵席,对不比娶媳妇时差。做‘九日’只给头生的第一胎做。一后不管生多少,都不做。生头胎时,大多数的爷爷奶奶都还在世,有的见到了四辈人,更有长寿者能见到五辈人。所以,那是特大的喜事。做‘九日’时赴宴的娘家人最多,所有走动着的亲戚都要来,所以,养活闺女并不比养活儿子事少。宴席上的吃食与娶媳妇时一样,唯有一样是必须要有的,那就是‘芝麻盐’它是头一道菜,人们把它放在鸡蛋汤里,或者是用大卷子蘸着吃。

    还有一个特别的习惯,本生产队的人,在做‘九日’那天谁也不去坐席,一来是坐席得拿份子钱,那个年代最缺的就是钱,再说办事的人家也承担不了那么多的人来做席,聪明的人们想到一个好办法,做过九日以后,有小队长牵头,在早晨上工时,队长就对社员们说“双禄家抱孙子了,今天中午去他家喝喜酒,每人拿两毛钱”这种喝喜酒的形式最好,主家只准备酒,下酒的凉菜扔然是‘腌豆儿’社员们下了工吃过饭,听生产队的钟声一响,便三五成群的来到双禄家,双禄两口子早在路口迎候着,见面总免不了寒暄几句,“老哥,抱孙子了,恭喜啦”“瞧吧你两口子乐的,一会多喝几杯”喜事吗,大伙都高兴。酒、菜、是管够的,小队长掌握着火候呢,要是全喝醉了那么下午谁去干活。远亲不如近邻,一个生产队的人就跟一家人差不多。那种形式和气氛,只有在那个年代才可能有。

    金色的阳光里,

    一颗小草吐着嫩绿。

    鲜艳的小花沐浴着风和雨,

    我想把星星摘下来送给你。

    把彩虹剪一段做你的外衣,

    让春天的暖阳留下来陪伴你。

    夏天的炙热成为你成长的动力,

    秋天的白云伴你高高飞起。

    皑皑白雪是你品得的唯一,

    上帝赐给我的天使,

    我用生命呵护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