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世中文网 > 明末阴雄 > 第791章 青年才俊祖泽润

第791章 青年才俊祖泽润

傲世中文网 www.23zw.so,最快更新明末阴雄 !

    再者,便是扩编汉军旗和蒙军旗了。

    满洲八旗各牛录的男子,自十岁开始便要接受考核,三年一次,有点类似于大明的武举,通过一次便可成为步甲,也就是正丁,继续通过考核便可成为地位更高的马甲,至于红巴牙喇,白巴牙喇,不但需要考核,还需要足够的战功和首级才行。

    一般一个牛录中,巴牙喇多不多十余人,少不过数人,对上普通明军,以一敌十有难度,但以一敌三还是没问题的,而且一旦聚集起来,十来个巴牙喇联合作战,击溃百人的明军也不在话下。

    而这样的精锐战士,在面对天策军时,却往往倒在了只用两三个月便可训练出来的火铳兵面前。

    面对天策军这样军队,光发展火炮是没用的,否则就算一个换一个,大金国也耗不起,所以必须增加军队的数量。

    而大金国满人的数量就这么多,除了把余丁也带上参战,就只能从汉人和蒙古人身上想办法了。

    现在生活在大金国的汉人其实不少,原本的辽民,加上崇祯二年掳掠而来的汉人百姓,总数有一百多万,不过大部分都分给了各旗的旗丁,作为农奴。

    于是,部分汉民便被挑选出来,编进了汉军旗,用于汉军旗的扩编。

    这些原本被奴役的汉人,面对翻身做主人的机会,自然是争先恐后,唯恐被别人抢先了就没自己的机会了。

    要知道,在后金,满人和旗人并不是一回事,旗人只是满人的中贵族阶层,也有很多满人只是平民身份,还有不少也是包衣,这年头可没什么民族认同感,民族主义的东西,只要是包衣,管你是满人还是满人,都只是奴才罢了。

    而汉军旗的旗人,地位虽不如满八旗的旗人,但可比那些满人平民,包衣高多了,辽东汉人趋之若鹜也就不奇怪了。

    至于将领,则大都是归顺后金的明军将领,他们本就有一些自己的兵马,再把这些编入汉军旗的汉人们划分到他们旗下,不但实力大位扩充,地位也显著提升,自然更加的卖力。

    蒙军旗,差不多也是一样的,其实后金本就有七八十个蒙古牛录,除了原本的两旗,其余的都归属满八旗麾下,现在拎出来独立建制,再编入一些新的牛录,又有了一大批生力军。

    现在的汉军旗和蒙军旗,各有四旗,也沿用了满洲八旗的名称,不过不分镶和正,比如如红旗就称为汉红旗或者蒙红旗,各旗只设固山额真与梅勒额真,不设旗主。满洲八旗里面,旗主都是兼任固山额真的。

    其中,汉黄旗固山额真祖泽润,汉红旗耿仲明,汉白旗石廷柱,汉蓝旗马光远。

    此外,还有张存仁,刘天禄,祖可法,孙得功,鲍承先,高光辉,方献可,张洪谟,王子登,魏望侯,徐得功,宋国辅等一大批汉人将领,担任梅勒额真,甲喇额真等职务。

    耿仲明自不必说,去年五月,范景文一举歼灭李九成,耿仲明被围困在莱州城北的虎山,当时孔有德正在清缴莱州境内的匪患,根本来不及救援他,面对范景文的猛攻,以及内部的分裂,他最后带着王子登,魏望侯,徐得功,宋国辅等人,以及麾下的万余将士,想要走海路逃回登州。

    结果路上遭遇尚可喜率领的东江水师截击,大战一番后,又遭遇强风暴,躲过风暴之后,飘到了双岛,经过一系列的事件,最终投靠了皇太极,这次成了汉红旗的固山额真。

    马光远原本是建昌参将,崇祯二年皇太极入寇之时,负责镇守永平,面对鞑子的猛烈攻势,眼看根本抵挡不住鞑子的进攻,在一番劝降之后,马光远率本部兵马投降。

    石廷柱原本是广宁守备,天启二年的关宁之战,由于督抚不和,致使面对努尔哈赤的进攻,展现全面崩溃,大军溃败之后,驻守广宁的石廷柱也独木难支,也就降了后金,而且广宁之中,还有孙得功,鲍承先,高光辉,方献可,张洪谟等一大批明军游击,参将等投降。

    而祖泽润,正是祖大寿的次子,前年大凌河之战,被围困在大凌河城三个月,张存仁,刘天禄,祖可法,祖泽润等人随祖大寿出城投降,结果祖大寿骗了皇太极,逃回锦州,但祖泽润等人却依旧得到了皇太极的厚待,汉军旗扩编四旗之后,他就成了汉黄旗的固山额真。

    按照时间顺序来说,以石廷柱为首的汉白旗部将,归顺的最早,大都是天启年间,包括沈阳,辽阳,铁岭失陷之后投降的辽东部将,还有广宁之战后,关宁巡抚王化贞一路逃到山海关,自义州卫城、平阳桥、西兴堡、锦州、大凌河,一直到山海关关城外面的碣石堡,沙河堡,数十座城池全部丢失,被抛弃的明军要么战死,要么沦为俘虏,愿意归顺后金的,都被编入了石廷柱的汉白旗。

    而以马光远为首的汉蓝旗,大都是崇祯二年,己巳之变时归顺的明军将领,那一战明军毫无准备,以至于前期一败涂地,等到山东,山西,河南,四川,湖广的勤王兵马赶到,局面才算好转,不过那些主动或被动投降的明军将领,也基本没什么回头路了,跟着鞑子出关,一条路走到黑。

    而以祖泽润为首的汉黄旗,大部分都是崇祯四年的大凌河之战后,随同祖大寿一同投降的旧部,以及其他一些主动或被动归降的关宁军将领。

    耿仲明这个汉红旗,大都是去年,也就是崇祯五年,随耿仲明一起从莱州湾出海,遭遇风暴后存活下来的,再就是天策军与后金争夺东江镇之时,少量选择投靠后金的东江镇将领。

    蒙红旗固山额真恩格图,蒙黄旗固山额真阿岱,蒙白旗固山额真硕拓,蒙蓝旗固山额真苏纳。

    与汉四旗不同,蒙古四旗的统领都是满蒙混编的,以四个固山额真为例,恩格图是蒙古科尔沁部的,硕拓是代善的次子,岳托的弟弟,阿岱是漠南蒙古右翼的,而苏纳则是海西女真叶赫部的。

    望着账内的大金国众臣,皇太极心头也是一抹苦涩,虽然看起来一派和气,但大金国内部的情况,谁能有他清楚呢。

    跟天策军的这一战,说是决定大金国命运一战也不为过,这一战一旦败了,大金国基本上就完蛋了。

    不说天策军会乘胜追击,调动更多兵马进攻辽东,但就大金国内部的矛盾,也足以分崩离析。

    良久,皇太极才缓缓开口道“大贝勒,昨日你率军与孔贼先锋激战,孔贼实力究竟如何,你为众臣讲解一番吧!”

    当初后金建国之时,代善,皇太极,莽古尔泰,阿敏四人被封为和硕贝勒,也就是权位最重的四人,而以代善年龄最长,所以被称为大贝勒,皇太极在继承汗位之前,也被称为四贝勒。

    昨日与邱文所部一战,对于代善来说,绝对可以称得上是惨败,如果可以的话,他并不愿意提起此事。

    但为了大局,他还是组织了下语言,开始介绍昨天的战况。

    他一开始的策略,就是率领三千余兵马围攻大兴堡,但并不是为了攻下来,而是吸引天策军的部分援军前来救援。

    当看到天策军只来了区区四千多人,他便没打算召集后方的骑兵,直接以手头的三千多兵力迎击,试探天策军的野战能力,结果没有讨到半点好处。

    然后他率军撤退,天策军追击而来,而他在撤退之时,便已下令让后方的骑兵和火炮赶来,接着成功将天策军的追兵包围起来,原以为利用十门红衣大炮在内的三十多门火炮,能够迅速轰开天策军的阵型,却不料敌人还隐藏了一批火炮,两轮下来便把有他的炮兵阵地摧毁近半。

    最后还是靠着骑兵硬冲,为自家的火炮提供掩护,才保存了剩下的火炮,然后靠着这些火炮,成功的炸开了一个口子,却不料天策军反抗意志极其强烈,无论怎么冲都没办法彻底撕开阵型,最后天策军的救援骑兵抵达,为了避免更大的损失,代善只能下令撤退。

    一战下来,除了充当炮灰的包衣奴,正派旗丁和蒙白旗的骑兵都损失了一千一百多人,差不多是四个牛录。

    在代善的叙述中,着重强调了天策军的纪律性,尤其是在残存的火炮炸开天策军防线缺口时,他不止一次认为,己方的兵马很快就能冲进去,但每一次这样的想法,很快就被悍不畏死的天策军给堵了回来。

    按照以往的经验,如果是明军发生这种情况,哪怕是关宁军,在阵线出现大的缺口,援军又没有来的情况下,最多也就支撑半柱香的时间,快的话可能十几息的功夫就崩溃了。

    若是其他人讲述这一切,一定会被嘲讽胆小如鼠,但代善身为账内资格最老的人,基本上没人怀疑他所说的话。

    一时间,账内的气氛都凝重起来,他们只是知道天策军防御作战很强,无论是之前的打渔港之战,对九连城的数次进攻,还是对锦州防线各城池的进攻,天策军基本上都是处于防守状态,除了一开始防备不足丢掉了西平堡外,其余的城池基本上都是天策军主动放弃的。

    单靠强攻,大金军攻下一座城池需要付出巨大的损失,就拿今日对松山堡的进行来说,持续半天的强攻下来,济尔哈朗的正蓝旗伤亡四百八十余人,祖泽润的汉黄旗伤亡七百余人,硕拓的蒙白旗伤亡近五百,多择的镶白旗伤亡也有两百多。

    伤亡接近两千人的伤亡,却勉强攻击到城墙下面,连一个攀登上城墙的战士都没有,而防守松山堡的天策军损失,恐怕连四百人都不到。

    而现在,根据代善的描述,天策军的野战实力也比预期的更为强大,众人都感觉压力打了不少。

    现在锦州一线,天策军足有七万人,要将其全部消灭,大金国要付出多大的损失,两万,三万,还是五万?甚至十万?

    这样的代价,大金国能承受吗?

    而且,这还不是天策军的全部,山东可还有着十来万天策军,如果不能在春天到来前将锦州一线的天策军歼灭,他们的后续兵马源源不断的抵达,大金国还有取胜的希望吗?

    只有短短三个月的时间,要消灭七万天策军,对于在场的众人来说,压力都很大。

    这个时候,祖泽润率先站了出来“大汗,孔贼兵强马壮,铳炮犀利,又小胜一场,我军应当避其锋芒,否则再出现闪失,局面更加不利于我。所以奴才以为,我应当以火炮猛攻锦州,逼迫孔贼来救,而孔贼若要救援,无论走那条路,都要打通我军至少两道防线,我军便可节节阻击,以逸待劳,消磨其锐气,待其精疲力竭,集中数万精锐骑,一举荡平。

    此外,奴才深受大汗天恩,却未报答大汗的恩情,奴才深感惭愧,现在,奴才想到一条妙计。

    家父未能识得大汗乃是真命天子,不愿离开大明,效忠大金,奴才愿修书一封,阐明利害,让家父弃明投金,事成之后,家父率领麾下数万兵马,可与我大金军数万铁骑,前后夹击,一举荡平孔贼。”

    皇太极点了点头,这祖泽润,果真是青年俊杰,不枉自己顶着巨大的压力,把他拉上汉黄旗固山额真的位置。

    在大金国内,祖泽润的能力并不算突出,哪怕是归顺大军的汉人将领中,比他强的也大有人在,而把他安排为汉黄旗的固山额真,更多的是为了他老爹祖大寿。

    大凌河之战,困守孤城三个月,粮草耗尽的祖大寿杀掉不愿投降的副将何可纲,率领所部兵马开门迎接后金军队入城。

    投降后的祖大寿向皇太极建言:自己的妻子还有几个儿女,以及一些部将均在锦州城里,趁锦州不知自己已经投降,愿带一支兵马去锦州,在城里当内应,夺取锦州城。皇太极同意放祖大寿去锦州城。

    结果祖大寿一去不复返,皇太极曾三番五次派密使到锦州,提醒祖大寿不要忘记以前的约定,即刻动手夺下锦州城,但祖大寿却不为所动,哪怕去年皇太极亲率十万大军兵临城下,祖大寿依然抱城死守。

    虽然对祖大寿没有履行约定很恼怒,但祖大寿现在依旧手握重兵,掌控着辽西走廊,皇太极还是期望祖大寿能够率部归降,所以还是把他的二儿子,祖泽润拉上了汉黄旗固山额真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