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世中文网 www.23zw.so,最快更新神话版三国 !
罗马那边看到神卫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感觉,只是以为这是北欧阴影之中人类的正常状态,而汉室这边看到之后,但凡有些了解都知道这是皇甫嵩的锅,正常状态下,人类不可能长到这种状态。
“就当不知道得了,真要让罗马意识到这是皇甫老爷子的锅,那可不是什么好事,虽说佩伦尼斯搞了那么多的锅,搞得我们大家都麻了,但是能少给我们分一些,还是少分一些比较好。”陈曦颇为无力的摆摆手,他从北欧那边录制的秘法镜送回来之后,就意识到这点了。
“问题是,这么一个差别影响太大了。”李优面无表情的说道。
陈曦闻言沉默了一会儿,就算是他也不得不承认李优说的是实话,汉室这边打了增肌针,发育到180以上身高的壮士到现在还没有北欧那边的神卫多,没办法,这东西其实很贵的!
当然能给士卒普及也足以说明成本价格不高,姬湘能制造出来好大一桶给自己吨吨吨的喝,也说明高级作坊其实也是能生产的,问题是这玩意儿的主要成本没在打的那一针上啊!
这玩意儿的本质只是激活了身体各方面的机能,释放出来了本应该有的潜力,让你可以靠吃吃喝喝迅速的发育起来。
十四五的半大小伙子吃饭那可是拿盆吃啊!
更何况在这种发育的时候,还需要加强锻炼,进行增肌,才能将身高体重彻底的拉上来,那吃的就更多了!
一天五顿肉蛋奶,当初这玩意儿才开发出来,让朱儁带去山丹军大牧场那边加练,看看能不能长壮的时候,朱儁人都傻了!
那真的是每天大骨汤熬着,牛奶当水喝,一天五顿饭全都是拿大盆精粮往上扣卤肉,加好几个鸡蛋的那种,就这这种离谱的伙食,有人还吃不饱,没错,当时瘦的跟麻杆一样的李河去参加这第一批次验证的时候,打了增肌针之后,怎么吃都吃不饱!
不过从140斤不到长到220斤朝上,一身腱子肉状态,之后还能靠着勐吃锻炼什么的提升肌肉密度,继续拉高体重,最后靠着身强体健,以及以前轮值宫廷护卫期间熔炼的几个天赋,硬生生撑到了神仙。
这么说吧,没这么一个体型,李河就是参加恒河大战被送回来的那批老兵,但靠着增肌针将体型拉起来之后,三百斤的体重,自适应加肌肉防御带来的勐力,以及超强肌肉自带的力量,360全装装甲轻松穿上!
换当年140斤不到的麻杆,就算木延将之提起来,作为武器狠狠的砸在贵霜将军赫兰身上,也打不出重兵器粉碎打击这种离谱效果。
可你想想,这180斤左右的肌肉得吃多少东西才能练出来,增肌针是不贵,但后续贵啊!
再加上并不是每一个打了增肌针的士卒都能长高长壮,前有曹操内服外用,既没有长高,也没有长壮,后有姬湘自己调配了满满一桶内服外用加泡澡,没有长高一厘米,没多少人性的姬湘都被气的有表情了!
这玩意儿总归有一个概率在里面,可不管是什么概率,打了这个之后就得狠狠的补充营养,而这些可都是钱!
要是汉家将士各个都能长到李河那种离谱身材,这每人按照一万钱左右计算的大半年营养费什么的,陈曦也就出了!
没错,半年下来,基本要吃掉价值一万钱的肉蛋奶,就这还是因为陈曦管畜牧业,还有大型的禽蛋供应基地,否则一万钱?
想啥呢?这就不是一万钱能按住的!
按照这个这群人这种吃法,大半年下来,吃的肉,就能吃掉大半头牛,而按照牛类一头8000钱的标准价格,都不提别的了。
以至于到现在汉室打增肌针也要进行一定的筛选,当然自费的话,陈曦是不管的,但在军队里面,有军功的士卒先行打!
从某种角度讲,这确实是一个巨大的福利,打了之后,不管是否增高增重,在之后的大半年,国家都会疯狂的投喂各种中下层百姓完全舍不得吃的东西,所以这玩意儿现在已经有些像是军队福利了。
而任何东西只要变成福利,那就意味着肯定存在普及度的问题,就目前来看,汉室是能生产出足够的增肌针,但要全变成十四五岁的小伙子的食量,那就有些顶不住了。
尤其是在长壮的过程中,本身就会吃的更多,到李河那种程度,几乎就跟饭桶差不多了。
以至于目前汉室打了增肌针之后,能凑出来的勐男壮士什么的也不可能有北欧神卫那么多!
反过来讲,也正因为过于离谱,罗马反而不会往皇甫嵩身上想,可实际上在收到袁家加急送回来的秘法镜,陈曦就明白,北欧神卫要是成灾了的话,佩伦尼斯的原因撑死占一半。
“我什么都不知道,我也不想去了解,总之下一个议题,也就是太尉去巡查地方之前给我们留下的议题。”陈曦摆了摆手说道,完全不想和李优讨论这种傻蛋问题,爱咋咋去吧,已经既成事实了,还能咋办。
目前汉室这边因为小世界的问题,以及勐兽开智的缘故,地方上报了大量的公文,内中有不少骇人听闻的内容,比方说勐虎进村,损失惨重之类,这种公文多少有些让刘备心生疑惑,所以带着许褚亲自到地方去确定,毕竟相比于其他情报网,刘备亲自去,什么都能查清楚。
至于刘桐,刘桐现在还在东海,之前说是去看自己的东海行宫,最近也不看,最近在带人清理航路,因为早期清理世界壁垒的方式不太对,导致很多碎渣爆裂,而北欧阴影世界的世界壁垒的架构比较糟糕,导致在汉室这边政令还没下达之前,小世界的数量成指数增长。
在东海视察的刘桐也被坑了一个半死,海面无标志的情况下,东海行宫直接开入了小世界,因为缺乏对照,东海远洋渔业司的人愣是在开了两天之后才意识到可能是迷失在小世界了。
实际上这就是目前海航所要面对的最大问题!
身处在东南亚的江东势力都快气死了,原本以为北欧阴影世界的壁垒爆碎,对于他们而言起码算是一个缓口气的好消息。
毕竟从世界壁垒崩碎开始,蒙康布之前做的计划就基本完蛋了七七八八,这对于目前海军还没缓过来的江东而言是一个非常有利的消息。
结果这一有利消息还没利用上,江东就发现他们的后勤线、生命线什么的一起完蛋了!
谁让江东现在主要的版图在东南亚,利润又来自于贩卖东南亚的水果给本土,而现在海洋上随机出现各种小世界。
在这种情况下,江东的生意直接被整废了,而交州那边各种水果加工产业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士燮整个人都麻了!
这么说吧,当初士燮嫡长子死了的时候,士燮都没有最近这么大的压力,只能说心头一痛,然后这事就过去了,毕竟有好几双儿女,少了一个并不至于让士燮痛彻心扉,和后世那种独生子女家庭完全是两码事。
再加上士燮作为一个历经世事的老头,事后复盘的时候就知道自家嫡子士徽有取死之道,又知道这事其实是自己的庶长子士廞捅出去的,所以也就难得湖涂,将这事就这么过去了,之后继续该怎么过,怎么过就是!
可现在面对的情况完全不同,交州上百万的百姓等着东南亚的水果,有了这些水果,加工厂才能开工,才能有美好的生活。
现在海上随机出现小世界,船开进去了都不知道,船期直接成了随机数,这对于现在搞水果罐头,椰子加工,蔗糖产业的士燮而言,可比死个儿子致命多了,这简直让这老头发狂!
所以最近士燮正在积极雇佣各种能人异士清缴海域的小世界,可以说整个汉室境内,对于清缴海上小世界最为积极的就是士燮了,这老头现在已经没啥渴求的了,就活个身后名!
因为交州在这年头是真正的蛮荒之地,士燮在搞产业化的时候,那是真的用大棒逼着所有青壮,不分男女全部进厂工作,这招非常残暴,当时士燮的名声在交州民间烂的不行,连士家在交州几十年的经营都顶不住的那种程度,在这种以孝治天下的时代,士家的坟头被种上了逆枝!
这得多大的仇!
当时刺杀士燮的义士好像也有不少,然而士燮硬顶着压力将所有男女青壮全给塞到了各类加工厂,熬过了最初之后,就跟陈曦当年集村并寨一样,当年骂的有多响,现在对于士燮就有多敬佩。
甚至士燮在前年还上书表示各地方也应如此推进产业化,可以极大的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率,然后被陈曦驳回了。
陈曦能不知道这样做的好处吗?清楚的很,但陈曦根本不敢!
交州人少,外加士燮在那破地方已经统治了几十年了,要人望有人望,要能力有能力,都闹出了刺杀,你在中原核心区敢这么干,哪怕是以刘备和陈曦现在的人望压力都大到爆炸。
虽说扛过去,就能解决很多的问题,但国外的压力还没把陈曦逼到非得这么干的程度,当年搞集村并寨顶着被人骂死的压力这么干,那是因为不这么干卷不过有五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这一离谱门楣加持,而自身逆势之下又堪称天下楷模的袁本初。
现在压力还没到那种程度,让国内的百姓享受一下帝国上升期的福利不也挺好,何必搞到这种狼狈的程度,不至于不至于。
士燮的公文被驳回,然后士燮就靠规模效应开始在扬州和荆州搞宣传,这么说吧,要不是扬州那边干活的张松和荆州干活的廖立都算是顶格的人才,这俩地方都得出现人口流失。
为了这事,南部那三州没少打嘴仗,也就多亏三个人之中有俩人都处于没办法来长安上计的特殊状态,真要跟其他州的刺史一样,这三位来的时候,肯定将自家的打手都得带上,然后上演全武行。
不过也真就多亏士燮不要颜面的操作,逼着张松和廖立拿出更多的精力来解决本州的民生问题——我打不过陈曦还打不过你了!当爷的精神天赋是吃素的是吧,走你!
总之作为这件内卷事件的发起者,士燮很爽,他已经七十多岁了,什么美女,什么荣华富贵,其实都没有追求的意义了,他现在就追求一个身后名,百姓给他立得碑,搞得万民伞,送的家乡自酿酒,当年刺杀自己的义士,现在给自己当护卫,愿意用生命来保护自己,这些才是他的追求。
再加上经历了嫡长子有取死之道,庶长子不顾兄弟情义,送亲弟弟上路这些事情,士燮连家族都看澹了,就求一个活于万民心中——若我士燮死后百年,还能如那李冰父子一般,为成都万民所祭祀,那真不枉在人间走这一遭!
为了这个想法,士燮什么都敢干!
这也是为什么刘桐会去东海行宫,准备去交州番禺那边看看啥情况,因为是士燮邀请的,士燮需要一个大型的东南万物展,需要有人站台,也需要一个场地,所以士燮找了一圈看上了陈曦的交易平台,后来需要有大型战舰震慑东南亚,刘桐的行宫满足所有的需求。
问题是陈曦的交易平台不是在东来飘着,就是在徐州琅琊一带,最南也不会过闽江,在那里收一波闽南的荔枝,就连夜滚回北方了。
很明显,这玩意儿有陈曦的规划航道的,但这玩意儿真要说其实是刘桐的行宫,刘桐不用的时候,陈曦可以让少府那边开来开去,当海上交易平台来用,但刘桐要用的时候……
“公主来吃荔枝啊,我们这边南国水果上千种!”士燮直接写信给刘桐,然后刘桐算了算时日,就去了。